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沙田近年来的发展建设中,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围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美丽沙田”的目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固体废物处理,推进美丽幸福村居建设,让沙田的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4月份,为积极响应全市蓝天保卫战动员打好的会议精神,在全市蓝天保卫战动员打好召开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镇委(扩大)会议,镇委书记、东莞港(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贾贵斌对我镇打响蓝天保卫战行动进行了部署,要求镇大气办牵头,会同经信、城管、住建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尽快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同时,我镇制定了《沙田镇蓝天保卫战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我镇打响蓝天保卫战的行动目标、行动任务、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将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污染企业错峰生产、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开展VOCs污染深度治理、强化扬尘污染防治等多项措施,大幅压减煤炭消费总量,促进机动车、工业源污染大幅减排,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为确保蓝天保卫战行动的有效落实,我镇迅速召开水污染治理洗车、餐饮及小散乱污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力度深入开展洗车、餐饮及小散乱污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进行地毯式排查,横到边、纵到底,对发现的问题一律从严从重予以清理整治。特别是对小散乱污企业,一旦发现,必须采取刚性执法手段,该罚必罚,绝不姑息,一律按照“两断三清”标准,坚决依法予以关停取缔。同时,镇环保分局迅速组织开展普通污染源企业集中学法培训及镇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清查工作推进会,做好污染源的摸排工作,并对新的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宣传,从源头上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镇环保分局迅速行动,召开散乱污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层层压实责任,联合多部门开展散乱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散乱污企业的清查行动,我镇对不符合要求的散乱污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据悉,自散乱污清理行动以来,环保分局排查企业192家,发现散乱污企业93家,其中环保查处38家,同时联合工商,城管,安监,消防等部门对40家散乱污企业断电断水。
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
早在2014年,我镇就严格落实污水治理“党政同责”和部门“一岗双责”,并按照“截污为先、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重点加快截污管网和内河涌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
我镇通过全面加强工业污染管控,加快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率先启动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接驳微支管建设,深入开展内河涌综合整治等,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泗盛断面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根据东环委办[2018]13号水质考核断面监测情况的通报显示, 6月份,COD15、氨氮0.159、总磷0.10达到了Ⅱ类,溶解氧4.58,综合评价为Ⅳ类。水质逐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加强了东江南支流水质统筹保障力度,通过加快落实东江南支流沿线截污管网建设、统一管理调度水闸、沿线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控制污水排放量,实现水质改善提升。我镇高标准、高规格实施泗盛流域环境整合治理,其中在东江南支流沙田段沿岸新建截污次支管网17公里并已验收通水,基本实现沿岸镇中心区截污管网全覆盖;加强企业废水处理监管,联合海事部门加强监察执法船舶废水、生活垃圾转运处置;查封关停10家非法洗砂场。
部分内河涌整治已完成。我镇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担任组长,构建了镇、村两级河长体系,明确了35条河流的镇、村级河长,制定出台了《沙田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查制度》、《沙田镇全面推行河长制镇级河长会议制度》和《沙田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河长巡查制度》等三项制度,积极督促各级河长开展巡河工作,建立巡河工作台账,全面掌握所管河道周边的污染源及违填违建现状。截至目前,我镇完成了新村涌、泗盛河、泗沙河、西太隆河、南北河、淡水湖、官洲河、鞋底沙河等8条市下达考核河涌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编制。目前,新村涌于2017年已完成整治达到Ⅲ类水质。泗沙河于2017年底已完成了截污、清淤、岸堤整治等河道整治,黑臭情况大为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于6月19日公示公开招标,计划9月开学前稳定消除黑臭。泗盛河于2018年3月底完成了下游河段清淤疏浚和部分截污、岸堤整治工程,通过排污口临时整治措施和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第一阶段消除黑臭目标。淡水湖已完成沿岸部分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另外,市下达任务阇西运河需在2018年底前消除黑臭,目前暗涵段清淤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并进场勘察施工,河道生态修复整治方案初稿已完成,计划在清淤工程完成后立即进场实施水体改善提升措施。
推进美丽幸福村居建设
我镇美丽幸福村居建设自2016年开展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镇指导条件成熟的村继续推进美丽幸福村居创建,并在完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地方风貌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态宜居特色,打造连片的宜居景观带,全面提升环境吸引力。
今年,我镇继续开展美丽幸福村居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部署,水乡委等部门联合选定进港中路以北、进港北路以南约12.65平方公里范围内作为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示范片区,规划用地范围包括福禄沙、穗丰年、大泥、民田、西太隆和义沙6个村。示范片区具有河网、村庄、农田、水塘等水乡明显风貌特征。整个示范片区的设计方案已经明确,并完成了施工图初步设计。目前,选取了中部较为独立完整、自然条件良好的一段河道、村庄、农田区域作为工程样板段现行建设,总投资约3900万元,规划建设范围包括大有村、水浸围、牛栏角及裕丰村等区域,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村庄民宿改造、生态农业示范区及水乡河道景观、园建及桥梁等。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社会管理等工作重点,忠实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社会和谐善治水平不断提升,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治安秩序持续平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完善社会治理顶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建设的深度推进,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叠加着农村管理、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人口管理、劳动就业等社会管理不稳定因素,对我镇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我镇加快“智网工程”建设,打造“一体化”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完善社会治理顶层设计,细化任务分解,推动我镇加快在社会和谐善治上实现跃升。
目前,我镇已建成一个镇“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和14个村(社区)指挥调度工作站。并将全镇划分成基础网格45个,通过指导村(社区)统筹出租屋管理员、辅警,以及消防、安监、食药监等部门的基层服务管理力量,整合配备网格管理员200多名。通过“智网工程”,我镇初步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走向依靠科技手段,从“条块”分割走向资源整合,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从“运动式”管理走向日常制度化管理,进一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镇结合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触点多、情况紧、防控面阔”的新常态和命案的重点防范治理工作,突出打造“一体化”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公安机关云端警务、智能感知采集、公路治安查控、寄递物流安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等“双实”管理,建立区域立体化防护网;二是以加强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警务室的建设为切入点,围绕治安防范工作抓落实抓具体,整合巡逻力量,通过情报导巡、动态布警、优化警力配置,提升社会见警率,加强社会面治安立体化巡逻防控,建构警情社会防控网;三是着力打造“小监控,大放心”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助推技防村组村居、技防园区、技防出租屋建设,构筑治安视频监控网;四是依托“智网工程”建设,加大对辖区内的建筑物、市场主体、出租屋、楼盘小区、工业园区的网格化治理,打造村居网格防控网;五是组建网络舆情管控专班,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治理、网吧专项治理、网络信息研判治理,综合管控虚拟社会防控网。
强势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6月14日上午,我镇在文化广场举行沙田镇公安铁骑大队授旗仪式,镇委书记、东莞港(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贾贵斌郑重地将沙田公安铁骑大队队旗授予铁骑大队,并下达“沙田公安铁骑出发”的命令。24骑铁骑在鸣笛声中整装出发,正式开展执法执勤工作,标志着东莞警界再添生力军,沙田市民又增安全保障。依托这支公安铁骑大队,我镇进一步加强动态巡逻防控、提升处警工作效能、形成强大执法威慑,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为建设平安沙田,我镇始终保持社会治安的严防、严打高压态势,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管控,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围绕涉农涉土、涉劳资纠纷、涉建设工程、涉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管控,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
我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犯罪、扫黄禁赌、全民禁毒工程等行动,多警种协同配合,重拳出击,依法严厉打击和整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向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亮剑宣战。
同时,全面开展公共安全隐患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打击“四黑”、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隐患治理等重点整治行动。安监部门积极开展城市各类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绘制城市风险点、危险源分布电子图,分门别类明确风险点、危险源具体分布、管理和监管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状态,并建立工作管理机制,解决涉安全生产、公共安全领域风险点、危险源“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突出问题。
创新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2016年6月,立沙花园的小云与母亲闹翻后,辍学离家前往深圳。经过村联络员“和事佬”周先生的多番劝说,小云和父母的矛盾逐步化解,周先生还联系了相熟的工厂安排小云前去上班。我镇立沙花园“和事佬”调解项目,吸纳了一批像周先生这样掌握社情民意、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教师担任草根“和事佬”,整合社工、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物管,并引进专业律师、医生、心理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社区“和事佬”大调解队伍,为居民们精准调解邻里和家庭纠纷。
成立“和事佬”调解工作室是我镇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村居建设的参与度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我镇坚持把有效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创新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市民群众的矛盾纠纷,构建互动共治的良好格局。
同时,我镇积极通过平安文化与文明整治提升、法治创建活动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展“人人友善、人人平安”、“平安村居”、“以案说防”、“无邪教”示范等基层创安活动,建立立沙花园法治文化示范点,落实“校园法苑+法制课堂”创新治理项目,全方位促进法治镇(街)创建活动,主动营造“建设、管理、防范、帮教、创新、引导”等平安、法治文化氛围,助力提高人民群众“平安沙田”建设知晓度与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