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数字报

2019年05月21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听收看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1  查看次数:566次  

        5月15日,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电视电话的方式进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全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市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主持会议。镇委书记、东莞港(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贾贵斌,镇委副书记、镇长叶淦奎等全体班子成员,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沙田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

        梁维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规划纲要》精神和省有关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战略思维,以创新性的思维和超常规的工作力度,更加积极主动地抢抓机遇、谋划推动发展,加快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要突出以制造业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扩大开放合作示范、现代优质生活服务”三个功能,把我市参与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抓实办好。

        梁维东强调,要强化执行落实,确保大湾区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大湾区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二要做好学习宣传培训,形成宣传工作与落实工作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三要完善督查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评价各级各部门推进工作的成效。四要提升工作执行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加快推动各项实际工作的落实,不断开创新时代工作新局面。

        肖亚非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部署,重点抓好交通互联互通、对接平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优质生活圈建设等工作推进,抓好非公经济50条、市政府“1号文”等政策落实,全面提升东莞的规划质量、建设质量和管理质量,努力集聚起高质量的人口、开辟出高质量的空间、培育出高质量的产业,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就《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作说明,松山湖管委会、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单位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全市各园区、镇(街道)。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市法院、市检察院有关领导同志,市委各巡察组、市各民主党派、市直副处以上单位、中央和省驻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工作部署】

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主引擎

加快建设优质生活圈

        会上,梁维东就全面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推动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进行了部署,强调要把参与大湾区建设工作与全市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体理解把握、融合推动落实,突出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梁维东强调,要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要深化莞深港澳科技合作,携手深港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东莞作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业链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港澳企业就地转型升级,打造莞港澳产业合作升级版,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

        梁维东强调,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与港澳开放资源的融合和优势的互补,全面对接国际高端市场规则体系,对接国际高标准的投资贸易制度规则,增创开放合作新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坚持民生优先,积极拓展与大湾区城市特别是港澳地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加快打造与一流湾区相匹配的优质生活圈。要创新与广深港澳的合作模式,加快打造滨海湾新区、中子科学城、水乡新城、银瓶合作创新区等重大发展平台以及虎门高铁站、东莞南站、常平火车站等重要枢纽TOD。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沙田镇虎门港宣教文体局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路虎科技 电话:400-83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