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鱼肉、一份鸡肉、一份青菜、一份米饭还外加一份汤,这是中围村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为该村长者提供的饭菜。鱼肉鲜香、鸡肉顺滑、青菜脆爽,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长者饭堂里面,风扇在天花板上尽情地转圈,发出呼呼的响声。厨房里,三个工作人员在忙碌着,洗菜、切菜、下锅、炒菜,打包,场面和谐而温馨。
自2018年8月中围村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开办以来,它几乎每天都在为全村近40名老人提供中、晚餐,切实保障了独居老人的膳食情况。长者饭堂的开办,得益于中围村“两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基层服务群众工作,特别是对独居老人的服务。老人对这项工作一致好评,也是对村党建工作的肯定。近年来,作为“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居)”、“东莞市文明社区(村)”的中围村党工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狠抓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抓班子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村民政治生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为重点,不断深化和创新党建工作,推动中围村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今年,该村被确定为全市基层党建“双标工程”示范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通过聚集党群工作合力,筹建长者饭堂,让长者“膳”养有保障,实现基层服务的有效提升。
关爱独居年迈长者
筹建“长者膳食饭堂”
中围村设有3个村民党支部,1个非公党支部,现有党员66人。中围村党工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淦坤介绍,自市、镇两级开展领导干部驻点直接普遍联系群众工作以来,驻村团队入户积极开展入户走访,他们发现,村里的中青年大多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不少老人独居在家。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缺乏照料,甚至还有几十名老人因为长期患病或年纪较大,连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障,经常吃冷饭剩菜,勉强填饱肚子。
对此,中围村“两委“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他们认真听取这些老人的实际情况和生活需求,并登记造册。召开班子会议,重点讨论“如何保障长者的用餐问题”“如何完善中围村养老服务”等问题。经过多次讨论,村“两委“决定以建设长者膳食饭堂为切入点,努力解决村内老人的用餐难问题。
于是,村“两委“成立了中围村长者膳食饭堂领导小组,由周淦坤担任组长,其他村“两委”干部担任组员,各人分工合作,进行了租用建设长者膳食饭堂场所、办理相关资格证照、购置饭堂设备用具、摸底核实就餐长者人数、根据长者口味偏好制定菜谱、安排专人登记饭堂的就餐实际人数和进出账务、聘请2名村民担任打理饭堂的厨工等筹备工作。2018年8月,筹备已久的中围村长者膳食饭堂正式开办。
周淦坤说,村里目前有接近40名老人在饭堂吃饭,饭堂每天给他们提供午、晚餐,而每餐只收取老人5元。“我们每餐会按照这些长者的口味,和平衡膳食的标准搭配菜式,而且根据老人意见,每周调整一次菜谱,让老人吃得放心。”他表示,为了保证长者饭堂的食品安全,村里对食品的采购、检查以及储存程序都严格把关,安排专人每天早上到菜市场采购经检验合格的肉类和蔬菜,做到当天食材当天采购、确保食材新鲜、健康和卫生。
为能惠及更多的长者,中围村“两委“还适时放宽膳食饭堂就餐人员的年龄限制。2018年8月,在运营之初,膳食饭堂就餐人员规定为中围村80岁及以上的老人;一个月后,饭堂就餐人员年龄下调至75岁及以上;今年4月1日,饭堂就餐人员的年龄再次下调至70岁及以上。这样,村里符合条件的长者从20名增加至130人,切实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享受到这一服务。
集聚合力多方联动
共驻共建“膳”养长者
为建设好长者膳食饭堂,中围村“两委“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出力,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首先,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周组织党员志愿者到长者膳食饭堂开展志愿服务,如安排长者们就餐、搀扶需要帮助的长者入座和为行不便的长者上门送餐等。
村民莫艺南就是其中一名党员志愿者。他说,服务队报名送餐的人数很多,不单是党员,还有团员和其他年轻的志愿者。志愿者们每天协调好时间,送餐固定在3人,基本不到1小时就能送完全部餐饭。
莫艺南告表示,老人看到志愿者送餐来的时候,会表现得很高兴,就像看到他们的子女一样。甚至跟老人熟悉之后,几天没见了还会相互问候一下。“在送餐过程中,我们会去了解他们的情况,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些老人也是需要我们去关心的。”他说,“这不但是执行一个任务,还是在发扬邻里之间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目前,志愿服务队日均服务长者约70人次,其中为56人次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既解决了长者用餐难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了情感和精神交流的平台。
在中围村“两委“的号召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参与到“长者膳食饭堂”这一公益项目中。周淦坤透露,截至2019年4月,“长者膳食饭堂”共收到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超过21万元,为项目的运营提供了有效保障;500多人次参与到上门送餐和长者公益服务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现在吃得好住得好,很方便,平时也没有顾虑,没有事情的时候在家休息,很舒服。”黄连喜笑着说。自开展实施长者饭堂项目以来,得到了村里很多老人的欢迎,黄连喜就是众多的受益者之一。今年80岁的他外出要拄着拐杖。以前没有开办长者膳食饭堂的时候,都是儿女给他做饭,但会经常因此影响他们上下班的时间。
黄连喜表示,自己有4个儿女,都已经成家了,他们要照顾子女的同时,又要照顾老人。他说:“我不想他们这么麻烦就开始自己做饭,但是年纪大了,病痛增多,慢慢地自己也没有力气做饭了。”自从长者膳食饭堂开办后,给老人带来了福音。黄连喜老人对此很开心。他表示,长者饭堂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政策。自从有了长者膳食饭堂,每天午餐、晚餐都有志愿者专门给他送饭,“饭菜很可口,我吃得很开心,儿女们也放心。”
除此之外,中围村党组织还围绕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升级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办事大厅,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政务村务、生产生活类服务;建设村民民主议事厅,完善村内事务商议决策的会议制度,实现村民服务、村民协商、村民参与;严格落实驻点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确保村民的服务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党员干部的响应;加强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联动,重点实施党领导下的共驻共建制度,形成服务群众工作合力,助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