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灿培,横流社区人,1978年3月应征入伍参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经过战场的洗礼后,黎灿培光荣退役,但他在退役后的生活中依然保持军人退役不褪色的风采,积极为退役军人的事业做出贡献,积极参加爱国拥军促进会,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英勇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
1978年3月,年仅16岁的黎灿培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参军,前往桂林市奇峰镇,成为原一二一师363团九连的一名新兵。刚到部队的黎灿培一开始就进行了各种训练,操练、越野、体操、投弹等等各式各样的训练项目不断地出现在黎灿培的生活中。“当时我也没觉得很辛苦,只是想着要做好各种训练,不能给队伍拖后腿”黎灿培表示,当时部队的氛围非常好,大家都有一种争先精神,哪个项目不达标就会自己主动加练,一定要完成部队下达的训练任务。随着训练的进程,黎灿培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1979年2月,黎灿培的部队奉命前往我国南疆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当时上战场也没想这么多,就是有满腔保家卫国的热血,不过战场上的战斗是非常残酷的,越南的天气和地形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黎灿培表示,由于越南地形复杂,常年下雨,昼夜温差大,刚开始很难适应当地的环境。当时黎灿培所在的部队负责保护师指挥所的任务,面对越南全民战争的举动,让他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当时我们解放军本着不伤害越南民众,不拿越南民众的一针一线的精神,但越南人民就是抓住我们的特点,很多越南民众就挎着一个篮子,结果篮子下面藏的都是炸弹,我们的部队因此被炸死了3个人。”黎灿培表示,自此之后,各个战士都对着各个越南民众存有更多的警惕,战争也比之前更加残酷。
经过28天的浴血奋战,最终由解放军取得最后的胜利。据介绍,当时我镇有17个青年入伍到解放军121师,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和所有的参战老兵一样,17个沙田青年经受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在28天的战斗中,沙田17名子弟有11人荣立三等战功。
荣归故里建设家乡
1981年12月,黎灿培选择告别军队,回到家乡。当时的他刚从部队退役回来,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保持军人本色积极投身如新的生活当中。“虽然脱去了军装,但我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黎灿培表示,他先后做过治安员、车间工人、开门市部,历经几年后自己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创业道路注定就是艰辛,期间也经历了困难和挫折,但他自己摆正心态,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参军时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始终积极抓住这个美好时代给我的每一个机会,最终收获了成功。
“在那个时代真的是有很多机会,我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抓住机会,提升自己,希望不会给退役老兵拖后腿。”黎灿培说。
为退役军人发挥余热
在多年的退役生活中,最难忘的还是那一段当兵的经历。“当兵的经历是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经历。”黎灿培表示,难忘的军旅生涯中有更加难忘的战友情谊,当年同一时期的当兵的战友每年都会相聚,这个时候大家就有一个成立一个协会的想法,这样能够更好地联系战友的感情,为广大的退役军人服务。
在1978届老兵的牵头下,黎灿培等一众战友在1992年成立了78届桂林战友联会。随着联会的不断壮大,在各方的努力下,成立了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黎灿培也成为了协会的会员。“促进会让我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团结退伍老兵,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也将以“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弘扬美德、奉献社会”这种老兵精神激励更多的退伍军人坚定信念,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黎灿培表示,一日从军,终生跟党走。作为退伍老兵定会积极参与我镇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魅力湾区,创新港城”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