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推进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我镇农林水务局了解到,我镇2018年项目建设地址为大泥村、福禄沙村、民田村、西太隆村、泥洲村,建设用地为1475.45亩。2019年项目建设地址为大泥村、民田村、西太隆村、穗丰年村、义沙村、稔洲村、泥洲村,建设面积为826.57亩。两年建设资金主要由省、市和镇级补足资金统筹安排。
据了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工程包括土地平整、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项目。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建设,我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逐见成效。
西太隆村是我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其中一个村,该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共分4期建设,时间在4到5年。近期,随着该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其中一块地的最后一条田间道路完工,整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田间道路已经完成了95%。据西太隆村有关负责人介绍,原来该村很多田间道路都是只有田埂,泥泞不堪,不利于农业生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围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关要求,该村根据原有的田间道路,因地适宜铺上水泥道路,方便农业生产。“我们最宽的道路有6米,也有1.5的,这个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建设,尽量不占用农田,同时还方面生产劳作。”该负责人说。
田间道路修好了,田间劳作方便了,不少菜农也高兴了。叶桂新是西太隆村的一位老菜农,他从2003年就开始在西太隆村种植蔬菜至今,回想起以前因为田间道路没修好,水利设施没建好,三轮车进不去田间,不利于运送,一有暴雨田间菜地还被淹,叶桂新为此苦不堪言。“现在好很多了,道路修到了田中间,车辆、人员进出也方便,加上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菜地很少会被淹。”叶桂新说。
镇农林水务局相关人员表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建设,将促使我镇水利设得到极大的改善,农业内部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抗旱、防涝保耕种发挥巨大的作用,接下来,我镇还将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而推动全镇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