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雪域边疆,每年都不乏东莞援藏教育工作者的身影,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教师朱江便是其中之一,很快,他将迎来援藏的第三年时光。从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朱江始终坚定党员信念、坚守三尺讲台,坚持用心育人,用爱心滋润万千“桃李”,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今年,他又获得“东莞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强化政治素养 迅速融入当地
2019年8月8日,朱江与50名广东教育援藏队友共赴雪域西藏林芝,开始为期三年的教育援藏工作。不同的生活习惯,形式各异的教学方式,如何尽快融入当地,成为朱江开展工作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追求,谨记对林芝人民“牢记初心使命、弘扬援藏精神、践行担当作为、奉献雪域林芝”的郑重承诺,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努力工作。
“去到当地,我认真学习西藏自治区历史和民族宗教政策、边防政策,虚心向藏族和其它各族干部群众学习,深入研读有关西藏自治区情况介绍的书籍,增强了对西藏区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对口援藏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更加坚定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工作过程中,朱江时刻注意自身一言一行,用藏族同胞能够习惯并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交流,积极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两年来,他与学校少数民族教师职工、家长相处得十分融洽。
加强教学教研 师生同步提高
在林芝市八一中学工作期间,他肩负2019级5班、8班两个教学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组长等职务。扶贫先扶智。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朱江针对不同学情,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上,一方面,在教学内容、课堂容量、习题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分班分层设计;另一方面,开展写作序列化教学,注意归纳总结,并为学生开设“尼洋河畔”公众号,交流写作经验。经过一年的积累,朱江精心组织挑选学生近100篇优秀习作,编辑成册,精心制作成《尼洋河畔》习作集,鼓励孩子们继续认真习作。经过一年努力,两个班级的成绩稳居相应层次班级第一。
教研上,作为援藏教师,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本校年轻老师着手进行有计划地指导和培养,鼓励大家上好交流课、公开课、优质课。如今,林芝市八一中学教研工作逐步规范,教师们有了集体备课,孩子们人手一份校本教材。朱江还从统编教材特点入手,结合经验,对当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林芝市开设中学语文教研群,我们希望把每个学校连接起来,将优质教育资源由市辐射至县。”两年来,朱江多次被派往林芝市的其他县区进行送课送教研活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到福利院看望孩子们,为他们带去关爱和温暖。
注重家校共育 制定成长规划
不仅如此,朱江还十分重视家校联动共育。他将沙田镇实验中学家校合作建设引入藏区学校的班级管理。开学之初便着手建立家长档案。“教师对家长有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与家长沟通才更加得体有效。”朱江精心设计并召开了8次主题家长会,对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学风建设、小组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和现状进行汇报。
他还邀请科任老师参加并发言、家长代表分享亲子教育经验,特邀军人家长为孩子们开展爱国成长励志主题教育。为进一步看到孩子们的真实情况,走进孩子的内心,朱江常常去到学生的家庭,广泛开展家访工作。其间,他进行家访近百人次,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实况,更进一步剖析孩子成长轨迹,并和家长一道,制定成长规划,家校共育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