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数字报

2024年01月17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被评为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最佳案例奖

新闻作者:郭钰君  发布时间:2024-01-17  查看次数:174次  

去年年底,东莞市妇联携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推出“东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总结了一批让儿童友好观念深入人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近日,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10个“最佳案例奖”和10个“优秀奖”出炉!其中,沙田文化艺术中心被评为“最佳案例奖”。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

串点成链“适儿化”品牌活动

提升城市人文魅力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位于穗丰年湿地公园内,坐落在珠江出海口附近,眺望狮子洋,风景优美,功能丰富,是沙田龙舟文化、疍家文化、莞草文化传播新阵地。该中心主要建设有岭南疍民文化馆、小剧场、书吧、多功能厅、中庭休闲空间以及户外水面舞台等场所,融合体现沙田疍家文化、龙舟文化、莞草文化等水文化元素,是一个让游客留得住印象、让本地居民尤其妇女儿童记得住乡愁,让儿童了解地方文化风貌的综合文化场所。

为优化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场馆的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沙田镇文化服务中心科学有序开展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工作,在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场馆结合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完善场馆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从场馆软硬件方面建设儿童友好空间,串点成链开拓“适儿化”品牌活动,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新时代儿童的大爱沙田、幸福之城,为提升沙田城市人文魅力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宜人 ”环境

满足儿童友好空间的需求

沙田镇位于咸淡水交界之处,河涌边的寮屋与渔船、海岸上的莞草与蔗田、浪尖里起舞飞腾的龙舟、舌尖上赞不绝口的海鲜,孕育了生动鲜活的疍家文化,形成了东莞水乡的独特风貌。今天的疍民多已上岸生活,但水文化特色尤其是疍民文化、莞草文化、龙舟文化在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得到传承,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岭南疍民文化馆)已成为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的研究基地,也是省内为数不多系统全面展示岭南疍民历史文化的示范性场馆。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之初立足打造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宜人”环境,设计元素方面考虑到今后开展的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心由11栋尖顶建筑组成,其前门、中庭、后场分别对应了疍家人出海拼搏、以船为家和上岸安居的生活场景,陈列的龙舟、篷船、雕塑“大鱼”、屋顶上的茅草,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也让沙田青少年儿童记住乡愁,在场馆参观中培育家国情怀。同时中心的主题场馆岭南疍民文化馆分为族群源流、疍民生计和民俗文化三大主题展厅,通过莞草种植、服饰穿着、饮食风俗、龙舟习俗等仿真展示,处处体现1米高的“适儿化”儿童友好空间,参观导览、学习皆宜。尤其是场馆设置了亲子活动室,母婴区有等设施,增设儿童绘本区,开展亲子阅读、莞草编织、儿童剪纸等活动,大大丰富和满足了儿童友好空间的需求。此外,结合场馆小剧场、培训室等场所灵活拓展,大大提升了场馆开展儿童活动的承载空间。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展示了别具特色的沙田民俗风情,让游客留得住印象、让本地居民尤其妇女儿童记得住家乡根源,让儿童了解地方文化风貌。

串点成链“适儿化”品牌活动

提升场馆优质文化服务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十分注重亲子家庭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打通校外社会教育输送的瓶颈,结合中心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场馆参观讲解、亲子“周六学堂”、“疍民故事我来讲”等系列品牌活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一方面开展“沙田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工作,每年利用还暑假招募适龄儿童到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岭南疍民文化馆)做场馆讲解志愿者,这些小小讲解员用稚嫩的童声为游客讲解疍家文化,话语中透出对家乡文化的自信与自豪,使其成为沙田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成为场馆文旅新业态场景中的靓丽名片。其次,与学校开展馆校共建活动,以流动展板配合讲座的形式,把文化展览和文化产品送到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流动起来”、“活起来”,吸引更多儿童关注沙田,了解沙田。此外,近年来,沙田镇成功将沙田咸水歌和疍家婚俗申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疍家文化传承研究,根据儿童需求对咸水歌进行重新创编创作,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推出一系列文艺精品,不断扩大疍家文化的影响力。

据统计,2023年期间先后举办了“坪石先生”专题展沙田巡展、“大沙田的春日映像”摄影作品展、《东莞城市周历2023》影像展、“科创之火 闪耀沙田”2023沙田镇科普周展览、“魅力沙田 感动常在”街拍沙田摄影展等艺术、科普类展览共5场次;文化培训讲座12场次,“周六学堂”亲子课堂24场次、摄影采风4场次;接待参观游客约4.8万人次,其中参观团体69个,儿童客流量占比70%。通过组织形式丰富的亲子观赏性文化展览、文化培训活动,把“管家式”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推向纵深,吸引了儿童受众的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优化服务供给

赋予儿童文化参与新角色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加入东莞市剧院联盟,探索组建儿童艺术团体,引导儿童自由发声、广泛参与,培养儿童在文艺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引进儿童剧目做到精准供给;组织开展儿童观察团主题实践活动,为文艺工作提供“童”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亲子家庭量身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十四节气主题研学体验课程,目前,已开展相关主题活动40场次,吸引1000余名儿童参与。另外,还组建沙田镇少儿合唱团,提升青少年儿童文艺工作参与度,编创儿童剧目参演,加强儿童身心健康建设,在沙田印象文化四季之疍民文化季咸水歌会中进行文艺汇演,赋予儿童文化参与新角色。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开展“文化强市”工作,打造新型文化空间综合体,以试听体验、3D体验、VR体验等为主要功能,沙田镇一批图书驿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站点也将相继建成,以赋多彩乡村儿童文化生活,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质为重点,这些新设施新文化驿站配套文化供给下放到基层,将进一步惠及儿童文化事业。

发挥场馆社教服务职能

深入拓展“馆外”文化空间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不仅是镇情文化宣传平台,更是东莞市文化馆沙田分馆,列入市馆总分馆体系,设有展览馆、图书馆、小剧场、亲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临展厅等场所,是沙田镇文旅品牌聚集地和儿童文化休闲的综合性场所。开展活动以亲子家庭、党支部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团体研学为消费和参与主体,中心的场景结合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设计活动,实现政府搭台、百姓点餐、市民共享的文化的新平台。并通过周六学堂、读书节、故事会以及沉浸式游馆互动体验等品牌活动丰富文旅消费的文化载体。该中心重新梳理了龙舟文化、莞草文化等本土文化的内涵,打造了“沙田印象·文化四季”品牌,通过精品赏析、实景体验、线上线下展演等形式,让群众在通俗易懂的讲解、互动好玩的活动中感受中心的活动新场景。同时还拓展“馆外文化空间”开展莞草进校园活动,将莞草的种植、收割、晾晒、编织、手工画等工序设置成互动课堂,让中华传统传统文化以全新姿态走进校园;结合文化四季开展儿童亲子户外营地活动,每年将计划举办4期。

近年来,沙田文化艺术中心拓展沙田莞草种植基地,全面开展抢救、保护莞草文化行动,推动莞草种植编织产业化并规划建设了15亩莞草文化园,设立莞草文化科普长廊、莞草工作坊和莞草文创展销区,申请了莞草文创品牌商标“莞编坊”,推出了莞草沙发、莞草画等文创产品。如今,到沙田种莞草、编莞草、买莞草产品,成为儿童研学游参观体验的新选择,打造研学游品牌活动,整合场馆儿童友好空间,提升沙田镇城市人文魅力。

沙田文化艺术中心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成长服务。同时针对家长、孩子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了多元活动,优化儿童成长的场馆环境。通过以上场馆软硬件的建设和特色活动的开展,践行“儿童带动家庭、场馆携手共育”,以儿童友好理念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发挥儿童友好空间效能,不断推进沙田镇群众性文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沙田镇虎门港宣教文体局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路虎科技 电话:400-83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