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数字报

2020年03月10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田实验中学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新闻作者:吴董林  发布时间:2020-03-10  查看次数:829次  

        日前,广东省科协、广东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命名广东科学中心等234个单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根据通知,东莞新增11个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2024年),其中沙田实验中学成为唯一一所学校代表单位。

        作为沙田镇唯一一所公办初中,在沙田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沙田实验中学秉承“知行合一,求真至善”的校训,以“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乐教,学校特色发展”为办学目标,在培育良好校风、打造高效课堂、彰显办学特色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市唯一一所上榜的学校单位

        通知指出,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的通知》精神,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学普及,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经有关单位自主申报,各地级以上市科协、科技局,省直有关单位和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推荐,省科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并公示,共234家单位获得认定。

        从认定的名单来看,获得此称号多为社会科研机构、三甲医院以及博物馆、科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沙田实验中学成为东莞市唯一一所上榜的学校单位,据悉,该学校也是东莞首个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学校。从全省来看,此次入选的学校寥寥无几。其中,广州也仅有1所学校、深圳没有学校入选,佛山则有2所学校入选。

浓厚科教氛围

赢得“省”字荣誉青睐

        值得一提,被命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并不容易,其评选不仅对行业有要求,还有场地、活动基础、社会效果等要求。沙田实验中学为例,校方表示学校成功入选,离不开学校浓厚的科教氛围,不仅有场地支持,还有活动支撑,近年来学生亦频频搬回国家级、世界级大奖。

        其实,近年来,在科普教育上,沙田实验中学一直坚持每周开设综合实践课和社团活动课,并通过举办老科学家科普报告、科技节、科普周、科普志愿社区行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科教氛围。此外,该校科普教育团队还编写光、电、热、力、磁、宇宙等《自然的奥秘》系列科普校本教材,把科普教育“课程化”,学校还率先在全市全面推行“机器人进课堂工程”,丰富和拓展综合实践课程。

        为了能把科普教育落到实处,沙田实验中学还将一栋办公楼改建为青少年宫,作为学校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开展科普、心理、人文等青少年素质教育。“我们将一栋办公楼改建为青少年宫,用于开展科普、心理、人文等青少年素质教育,学校还开设有航模、车模、海模、机器人、无线电测向、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等数十项科技活动项目。” 沙田实验中学校长张远广透露,学校还在初一年级开设机器人和Steam教育课程,目前已开展了四年。

屡创佳绩为科教打下坚实基础

        成绩是检验科普教育开展效果的标准之一,也是入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的要求。沙田实验中学之所以能够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也离不开该校在科普教育上的屡创佳绩,特别是近年来学生亦频频搬回国家级、世界级大奖。

        据了解,去年8月,在被誉为机器人界“奥运会”的世界机器人大赛上,沙田实验中学由陈俊禧、刘畅、邓嘉禾同学组成的代表队斩获冠军,也是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五届以来,东莞首次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另外两支代表队也获得第4名、第5名的好成绩。此外,2019年该校代表队还获得全国中小学车辆模型教育总决赛全国冠军。

        世界冠军的背后是该校师生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前,沙田实验中学代表队在该校科技专职老师李满红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科学、刻苦、针对、封闭训练,在华南区入围赛中,三支队伍全部胜出,此后,经过三天数十轮分组资格赛和淘汰赛,该校三支代表队才全部进入总决赛。也正是因为师生共同努力,该校科普教育近三年屡创佳绩,依次获评:东莞市创客教育学校、东莞市机器人创客培育学校及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师生获各种现场科技比赛市级以上奖项共计24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以上奖项到目前已有64项,全国冠军3项,世界冠军1项。在科技创新、国家专利方面也硕果累累: 2019年师、生共获国家专利7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沙田镇虎门港宣教文体局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路虎科技 电话:400-83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