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珍,沙田和安村人,中心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参加工作18年,担任班主任18年。“有爱心”、“有耐心”、“亲切”和“负责任”,这是很多学生谈及她时,最常用的词。对学生而言,周慧珍与其说是老师,更像是朋友,是亲人,是值得快乐时分享喜悦,困难时寻求帮助的人。
18年来,周慧珍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坚持“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今年,她被评为沙田镇优秀班主任。
从教18年 一直担任班主任
“我小学、初中都在中心小学这里读书,后来读了师范学校,我还是回来这里来教书,一教就是18年,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教18年来,周慧珍早已与中心小学和班主任这一岗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带领一届届毕业班顺利完成了小学生的征程。
周慧珍说,每年开学前面几周都是班主任最忙的时候,忙着把全班50多名学生“对号入座”,忙着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最快的速度摸清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虽然很忙,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在班主任工作上,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周慧珍表示,刚开始做班主任,她因为经验不足,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力不从心,付出的心思很多,但收获却不成正比。但她没有气馁,虚心向前辈寻找帮助,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她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18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班主任这个岗位的崇高与不易,它是多重角色的综合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肩负着教育、指导、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周慧珍表示。
班主任工作最能接近孩子的心
谈及和孩子们的相处之道,周慧珍说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相比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丰富,性格更加开朗、更有主见。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不能一味的表现得高高在上,要平等地和孩子们交流,和他们交朋友。“作为班主任,虽然累,但却是最能接近孩子的心。”周慧珍深有感触。
前几年,周慧珍所带的班有个女生小欣,从她刚执教这个班开始,就发现她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下课也几乎从不和同学交流,而且很喜欢躲到洗手间里。有时上课周慧珍让她起来读词语或读句子,她就会涨红了脸,半天不说一个字。起初周慧珍以为她是害羞或者确实不会,就想了很多办法来鼓励她,可她还是一言不发。为了帮助小欣,课后,周慧珍经常找机会鼓励小欣,并告诉她如果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来找老师,因为老师是她的朋友。当周慧珍说完这句话时,明显可以看出小欣似乎有所触动。
后来,周慧珍从多渠道了解小欣被同学排斥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从孩子父亲处了解到,小欣的妈妈从来不理她,而且也是不爱卫生,所以小欣的头发从来都是乱七八糟的,衣服也脏兮兮的,同学们就因此不愿意接近她。也由于这个原因,小欣就不愿意说话,就形成了自卑性格。了解了前因后果,周慧珍就想方设法帮助她建立自信心,她通过家访跟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在家中多鼓励、表扬孩子。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多找小欣谈心,及时了解她心中所想。还努力做到平时在各种场合多鼓励小欣,教会她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通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帮助与鼓励,小欣越来越自信,读课文、说话已不再结结巴巴。也愿意开口与别人说话,并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了。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最开心”
十几年来,周慧珍带领着一届双一届的学生收获了的荣誉,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但对她还说,最开心的事情是看到孩子们的进步。“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以优异的成绩从自己手上小学毕业,走向新的起点,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开心的事。”
在课堂上,周慧珍积极指导学生写作,辅导学生撰写的文章有二十多篇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曾被《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杂志社评为“读写实验年度优秀科研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年度科研创新先进个人”;被全国十城市小学校语文教学研究协会评为“优秀科研教师”。她曾多次在镇上举办中队主题会课,如《争当文明小标兵》、《我为国旗添光彩》、《谢谢您!教师》等,并受到各辅导员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其中五(4)班主题班会《谢谢你!老师》还被拍成录象参加省主题班会录象课比赛。班级黑板报《酷探奥运》代表校参加市板报比赛,所带领的班级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和先进集体。所带中队六(6)中队被评为东莞市少先队先进中队;她本人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和优秀中队辅导员。
周慧珍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本班学生表演的舞蹈多次获奖,其中舞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镇级二等奖;诗歌朗诵《国歌赞》、《中华少年》获得镇一等奖;学生在“我与沙田共成长” 杯作文大赛中多人获奖。还有很多学生参加市镇的书法比赛并获奖。
“对于班主任这项工作,我心存崇敬;对于在班主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我心存珍惜;我将会继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态度,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主动积极地去开展班主任工作。” 周慧珍说。